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2篇
  免费   183篇
  国内免费   96篇
林业   224篇
农学   112篇
基础科学   12篇
  119篇
综合类   970篇
农作物   77篇
水产渔业   259篇
畜牧兽医   567篇
园艺   69篇
植物保护   19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189篇
  2010年   164篇
  2009年   151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147篇
  2006年   152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头足类是重要的渔业资源之一,其渔业生物学特性极易受到海洋环境变化的影响。气候中的能量主要储存载体是海洋,近年来频发的气候变化事件引发海洋环境因子变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了头足类的渔业生物学特性,对头足类的渔业生产造成影响。为此,本文归纳和总结了气候变化对头足类繁殖、年龄生长与早期生活史三个方面的影响,并提出了展望。结果表明,气候变化事件的发生极易影响头足类动物的渔业生物学特性,海洋环境因子中的温度和初级生产力变动为主要影响因素。目前,相关研究对象多为柔鱼类和枪乌贼类等经济种,选用的海洋环境因子也多为海洋环境温度,今后应结合其它海洋环境数据研究气候变化事件对其它种类的影响。本文旨为研究气候变化事件对头足类渔业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为近年来气候变化事件频发下头足类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02.
本文主要研究了花[鱼骨]的繁殖生物学和人工繁殖技术。经过实验摸清了花的性成熟年龄和成熟最小型,性腺的发育状况,花的繁殖力、产卵时间和水温、雌雄鉴别等;比较了不同催产药物对花的催产效果,2008年催产率达100%,受精率95.3%,孵化率95%,获鱼苗14.12万尾。  相似文献   
103.
对桃树重要害虫桑白蚧的发生规律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桑白蚧在豫北地区1年发生3代,以第三代受精雌成虫在枝条上越冬,至翌年3月树体开始萌动时,吸食树体汁液进行为害,并于4月上旬开始产卵,第一代若虫盛孵期为4月下旬。第二代若虫盛孵期为6月下旬,并开始世代重叠。第三代若虫盛孵期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10月底进入越冬休眠状态。在调查桑白蚧发生规律和生物学特性的同时,还观察记载了桑白蚧的天敌8种,如红点唇瓢虫、异色瓢虫、草蛉和寄生蜂类等。  相似文献   
104.
Knowing which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s constrain forest understory species’ distribution and reproduction can inform conservation decisions about habitat management and locations for reintroduction efforts. Differential plant performance is common in varying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such as levels of canopy closure. Actaea elata (tall bugbane) is a rare, perennial, forest understory herb found from Oregon to British Columbia. Populations throughout this species’ range commonly occur in managed forests. We assessed the importance of environmental variation on the distribution and flowering of A. elata at both microhabitat and site-level scales. At four sites encompassing a variety of forest types, we measured several biotic and abiotic variables at vegetative and reproductive plants, as well as at random points. We measured these same variables at three sites where A. elata has been extirpated. Within occupied sites, reproductive plants were more likely to be located in canopy gaps than were vegetative plants. Both vegetative and reproductive plants were more likely to be found in areas of high herb cover compared to random points.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gaps in the canopy may be critical for this species’ ability to reproduce, but survival may be possible in a broader range of forest understory conditions (similar to other co-occurring herb species). Random points at extirpated and occupied sites both tended to be located in areas of lower canopy openness and moisture availability than points in occupied sites where A. elata was present. Extirpated sites were either densely forested or clearcut, while occupied sites contained stands of intermediate density. Circaea alpina, Geranium robertianum, and Lactuca muralis were indicator species for A. elata and normally indicate moist soils, with Circaea alpina being a strong indicator of the presence of flowering A. elata. Taken together,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maintenance of canopy gaps is important to promote flowering, and understory species that indicate moist sites, particularly Circaea alpina, can be used as aids to locate new populations of A. elata.  相似文献   
105.
生物类专业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对生物类专业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体系进行了研究。尝试整合与优化实验内容,实施开放性实验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强化并实行实验教学实验室开放管理,改革和完善考核方式,创建一个传授系统性知识、培养一定研究能力和创新性思维的新的独立的实验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06.
黄曲条跳甲成虫生殖系统的解剖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黄曲条跳甲雌雄成虫生殖系统进行了解剖学观察。结果表明:雌成虫的生殖系统由1对卵巢、1对侧输卵管、中输卵管、交配囊、受精囊、生殖腔和产卵器组成;雄成虫生殖系统由睾丸、1对输精管、1对附腺、射精管和阳茎组成。雌成虫的每个卵巢有卵巢管8-12条,每条卵巢管有卵7-10粒,卵巢内的总卵数在112-240粒。雄成虫腹部和阳茎具有向内弯曲等特点,有利于交配成功。  相似文献   
107.
对狂犬病毒G+N双基因复制缺陷型腺病毒穿梭载体进行转染,以获得融合表过狂犬病毒糖蛋白和核蛋白重组腺病毒,并对其进行生物学特性和免疫学研究.结果表明:将含有狂犬病毒G+N的重组穿梭质粒pAdTrack-CMV/G+N与腺病毒骨架载体pAdEasy-1在大肠杆菌细胞内同源重组,可获得带有目的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pAd/G+N,经PacI酶切后转染HEK-293细胞,可获得带有目的基因的重组腺病毒.重组腺病毒在HEK-293细胞中连续传代15代次后,在细胞内的病变时间缩短为20 h以内.经测定,重组腺病毒对HEK-293细胞的TCID50为10-8.0.mL-1,用RT-PCR法可检测到狂犬病毒糖蛋白和核蛋白基因片段;重组腺病毒经口服免疫小白鼠,对狂犬病毒CVS毒株的免疫保护率可达80%.  相似文献   
108.
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首先着眼于加强教师自身素质,开展启发式和讨论式等教学方法,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既注重传授学生专业知识,更注重传授学生学习方法,旨在提高分子生物学课堂教学质量,从而满足社会对生物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9.
猪链球菌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病原.目前,PCR是检测猪链球菌最常用的方法.可以通过扩增猪链球菌特有的基因片段(cps、gdh)等鉴定出猪种链球菌,然而很多新分离的菌株还无法用PCR方法进行鉴定.新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在基因的水平上.对猪链球菌新分离菌株进行定型和阐述猪链球菌毒力株与无毒力株之间的差别的运用发展越来越快.  相似文献   
110.
雄配子体选择在遗传偏分离中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偏分离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生物中的遗传学现象,被认为是一种强有力的进化动力。本文从生殖隔离因子、细胞质效应以及环境因素三个方面分析了雄配子体选择可能导致的遗传偏分离效应。研究证明,位于细胞核基因组上的生殖隔离因子如配子体基因、不育基因等遗传因素导致的雄配子体选择是引起遗传偏分离的主要原因;而细胞质核互作导致的雄性不育产生的雄配子选择同样可导致核基因发生遗传偏分离;非遗传因素如环境温度等引起的雄配子选择也会导致遗传偏分离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